大多数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比较快,而且上楼有电梯,出门就有代步工具,留给运动的时间真是少得可怜。不少社交工具推出了晒步数这一功能,让很多人重新燃起对运动的热情,想为了晒步数走够多的路。但有健康专家指出,步行虽有益于健康,但不是越多越好,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。
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运动医学专科主任李卫平教授指出,国家卫生部门曾发出“每日1万步,吃动两平衡,健康一辈子”的倡议,也就是每天1万步是比较科学的,但男女老幼,每个人情况不尽相同,运动前大家最好根据自身条件制定计划。
与任何一项运动一样,健步走也有潜在危险。李卫平教授强调说,比如路况不佳、恶劣的天气、运动装备不当、身体状况或心肺功能欠佳、运动方式不妥等等因素,都可能导致病理性损伤的发生。单纯健步走一般不会引起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或者关节软骨的损伤,这些损伤往往是由于首次的运动损伤后,由步行运动时诱发或者加重,所以很多人误认为由于过度步行引起了这些损伤,其实是误区。
但健步走得不断重复某些动作,重复性压力也可导致病理损伤,比如:滑膜炎、跟腱炎、腰肌扭伤、疲劳性骨折、跑步膝、足底部筋膜炎、内嵌指甲炎等。这些炎症往往可以通过休息、理疗及外用药物缓解,但是也提醒我们需要适量的运动。运动后的拉伸被很多健步者忽略,充分拉伸自己的肌肉、韧带,让其快速从疲倦状态恢复。而长久不进行运动后下肢的拉伸,肌肉延展度将会变小。不仅会影响步幅的大小,也会影响跑步的姿态。如髂胫束紧张造成的膝关节外侧的疼痛,就是髂胫束没有在运动后很好地拉伸,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引起的疼痛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每天一万步是比较标准的,但不同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,大家在运动前应先针对自己的体质制定计划。而且健步走存在一定的风险,如果大家运动的方式不对,很容易导致病理性损伤。健走时要不断重复某些动作,这种压力也可能导致滑膜炎、跟腱炎等病理性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