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巩膜炎:据报道SLE患者巩膜炎的发病率为1%,巩膜炎的发生是SLE全身活动期较准确的体征,当全身病情恶化时,巩膜炎加剧并呈复发性,巩膜炎还可以是SLE的首发表现,SLE性巩膜炎常表现为弥漫性或结节性前巩膜炎,特别是发生全身血管炎时,也可发生坏死性前巩膜炎,尽管后巩膜炎少见,但也是SLE的眼部临床表现之一,任何巩膜炎都是SLE全身损害的一部分,随着SLE全身疾病得到控制,巩膜炎也将随之缓解。
(2) 巩膜外层炎:SLE发生巩膜外层炎很少见,Watson和Hayrhh观察的159例巩膜外层炎无一例SLE,但巩膜外层炎可是SLE的首发症状。
(3)其他眼部病变:除了巩膜炎和巩膜外层炎外,SLE患者眼前节受累还可出现角膜炎,结膜炎和前葡萄膜炎,结膜炎可影响睑,球和穹隆结膜,引起上皮下纤维增生,从而导致结膜退缩,最多见的角膜病变是浅表点状角膜炎,也可发生角膜基质浸润,边缘性角膜溃疡和血管翳,角结膜干燥症(Sjögren综合征)可伴随SLE出现,但很少见,虽然很少发生前葡萄膜炎,但前葡萄膜炎可继发青光眼,病情不重,而且对适当的治疗有效,眼后节病变比眼前节病变更多且严重,本病约5%的病例有眼底改变,眼底改变无特征性,不能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,但其出现或消失常作为评估全身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,最常见的眼后节病变是眼底棉絮状渗出物,视网膜出血和视网膜或视盘水肿,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,棉絮状斑多位于后极部及其附近,1至数个,大小1/4~1PD,此种棉絮状斑是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前动脉血管炎闭塞,而使毛细血管床缺血所致,视网膜出血常位于视盘附近或黄斑部;多数为神经纤维层散在的火焰状小出血斑,亦有较大或深层出血,视网膜或视盘水肿程度一般并不严重,上述某些表现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相似,也可以是SLE的独立体征,许多学者强调,视网膜病变与疾病的全身发作有一定关系,Rothfield发现视网膜硬性渗出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(癫痫和器质性脑病)活动期相关联,Regan和Foster却认为SLE病情无恶化时也会出现视网膜血管炎,无论哪一种情况,如果SLE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应及时进行全身系统检查,若发现活动性病变,应立即治疗,控制全身疾病和眼部的异常,SLE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可产生核性眼肌麻痹,眼球震颤,第Ⅱ,Ⅲ,Ⅴ和Ⅶ对脑神经麻痹,同侧偏盲和视盘水肿。
2.非眼部表现 SLE在疾病的发生或发展中有着高度的多样性,病人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个体差异,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初期有乏力,厌食,体重减轻,发热及全身不适等,在疾病的过程中,上述症状的1项或2项复发,常提示疾病活动,乏力是一项很难评估的症状,但常提示疾病复发即将来临,SLE可侵犯身体的任何器官,最多见的受累器官的临床表现如表1所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