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futurestandard.com女性孕妇分娩后的护理措施 妈妈应多注意这八点
孕妇分娩后的护理措施 妈妈应多注意这八点
2022-06-09

孕妇分娩后的护理措施

【产后2小时内仍需要观察出血量】

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,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。通常,出现这种情况是由宫缩乏力、产程延长、多胞胎或巨大儿、严重贫血、子宫发育不良、胎盘滞留、凝血功能障碍等导致的。

在产后2个小时内,是观察和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时期,我们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宫腔积血。另外,如果出血量较大,并出现血性休克的征象:如心慌、脉搏快而细、头晕、面色苍白、皮肤湿冷等时,要马上告诉医护人员,让医生进行处理。

【留意子宫恢复的情况】

在产后,子宫由于刚刚将宝宝排出,可能还会像皮球那么大,产妇自己在腹部都可以触及。如果它总是像个硬球,就说明宫缩良好,如果松软就可能会发生产后出血。

一般在休息室里,护士会帮忙按压宫底,并了解宫缩情况,这个时候妈妈们要配合好医护人员进行护理,并留意自己的子宫恢复情况,如有不适,及时告知医生。

【产后及时补充营养】

妈妈们刚刚分娩完,由于身体尚未恢复,乳腺管还没有完全打开,吃得太油腻或太补都容易导致乳腺堵塞,所以饮食要清淡。

另外,像红枣、桂圆、火腿、老母鸡等大补的食物都不适合在产后的前几天食用,这些热性食物都不利于恶露排出,最好等恶露减少、颜色变淡后再开始食用。产后24小时内,妈妈们可适量食用些排骨汤、蛋汤、鱼汤、骨头粥等等。

【观察恶露排出的情况】

分娩后24小时内排出的恶露称为“血性恶露”,其中含有较多的血液,排量大,有少许的胎膜和坏死蜕膜组织,并且伴有血块。

这种情况一般会持续4天左右,随着时间的推移,恶露的颜色会逐渐变浅,排量也会减少;大约一个星期后,会出现“浆液恶露”,其中的血液量将会慢慢降低,而浆液成分上升,浆液中多为细菌、宫颈粘液、坏死脱膜组织等等,持续时间为10天左右;接着,新妈妈会开始排出“白色恶露”,排泄液体为白色,其中包含了许多白细胞,此时已无太多的血液在其中,多为坏死组织蜕膜,一般需要三个星期才能完全排完。

产后妈妈在休息充足后,可以下床走走,适当的活动能加快血液循环,帮助恶露的排出。

【及时给宝宝哺乳】

新妈妈们在产后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给宝宝进行哺乳了,这样可以避免新生宝宝低血糖,同时还可以刺激母体分泌乳汁,使母亲体内产生更多的催产素和泌乳素,增强母亲的子宫收缩,减少产后出血。

通常,产后至一周内母亲乳房分泌的乳汁称初乳,它呈淡黄色、质稠、量少,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脂肪较少,并含有大量的分泌型IgA和吞噬细胞、粒细胞、淋巴细胞,有助于增进新生宝宝呼吸道及消化道防御病菌入侵的能力,能提高宝宝的抵抗力,是宝宝很好的食物。

第一次给宝宝哺乳,很多妈妈会有些紧张和担心,害怕自己奶水不够,其实刚刚分娩完奶水不多是常有的现象,不需要太过担心。我们平时可以多让宝宝吮吸自己的乳头,刺激母乳的分泌。

上一页12下一页